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列表

1234万实有人口!合肥成杭州南京“抢人大战”强敌?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23-08-27 07:45:07

根据合肥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7月底,合肥实有人口123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5.3万人,流动人口429.1万人。


【资料图】

而在2022年年底,合肥官方曾透露实有人口超过1100万人。在短短的7个月增长了一百多万,合肥究竟有什么魔力?

在这猛涨数字的背后,又有着这位“后来居上者”什么样努力?

冲击千万人口城市的“潜力股”

需要注意区分的是,“千万人口城市”指的是城市的“常住人口”,需要在当地居住满6个月以上,不包括短期出差、旅行、打工的流动人口。这个指标是人口统计中最常用的口径,也是城市人口能级的标志。

而“实有人口”的范围就大得多,包括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户籍人口、外籍人口。一些城市也喜欢公布这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群现有规模和对人口的吸引力。例如,苏州近期公布了截至6月底,实有人口达到1619.69千万。

尽管两个概念不同,合肥被称为人口“收割机”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2022年,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合肥市常住人口达963.4万人,比上一年净增16.9万人,在所有城市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长沙和杭州。

仅仅36.6万的差距,让合肥成为了冲击千万人口城市最有力的种子选手。

事实上,近十余年合肥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公布的七普数据显示,在2010-2020年,合肥常住人口增加191.3万人,近两年的增速更是排在了长三角地区的前列。

除了城市扩容、区划调整,合肥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产业腾飞是分不开的。

新兴产业吸引人才聚集

合肥最闪亮的“标签”之一就是“最牛风投城市”。

这些年,合肥背靠长三角一体化和安徽省强省会战略,发展出了一套以国资领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为特点的“合肥模式”,打造出一批新兴产业。

先是下重注投资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成为国内先进面板产业基地,后在2016年投资长鑫存储,打破了海外半导体巨头长期垄断的局面。近几年又投资蔚来,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建设。

每一步都踏在风口上,让合肥经济有了质的飞跃。

2020年,合肥GDP跨入“万亿俱乐部”,此后更是以每年一千万左右的增速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24个万亿城市经济成绩单中,合肥进入前20,超过泉州、济南和福州。

由“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行业、高端制造业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配合合肥市推出的落户、创业等人口优惠政策,将人才从吸引、聚集、留下。

目前,合肥市常住人口仍以迁移增长为主。就安徽省内情况而言,合肥已经对周围城市产生“虹吸“,在去年安徽全省人口增长14万,部分城市负增长的情况下,合肥净增16.9万人口。

2022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显示,有超过70%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其中合肥吸纳了近一半的就业毕业生。

从区域层面来看,安徽省依托合肥带动人口回流,将上海、江苏、浙江等邻近发达地区的在外务工人口引导回合肥发展,甚至吸引外地人才。随着合肥经济实力增强,对人才吸引力的增大,未来有望助力安徽摆脱“包邮区“最大人口蓄水池的角色。

长三角“抢人战”白热化

随着全国人口大盘见顶和周边城市对人才吸引力的增大,长三角省会在“抢人”方面都在使出浑身解数。

其中最有危机感的,就是同样处在“千万人口城市后备军”中、素有“徽京”之称的南京。

“徽京”这一称谓源于一些人对安徽城市与江苏省会南京来往密切这一现象的调侃,反映了南京对安徽部分城市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南京都市圈横跨苏皖两省,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4市都在其中。从马鞍山坐高铁到南京不到20分钟,而坐到省会合肥则需要两个多小时。

目前,安徽是南京最大的外来人口来源地。随着合肥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巢马城际铁路等线路的开通,南京可能会失去一直以来的优势。

今年5月底,南京发布了《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降低了落户学历要求,加入“抢人大战”。

同样发力吸引人才的还有杭州。

杭州2022年常住人口有1237.6万,人口增量17.2万,排在全国第二。

除了在市级层面将落户门槛放开至大专外,浙江省在7月放出人才争夺“大招”,提出浙江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杭州市区也进一步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连续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逐步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其中最重磅的是提出实行长三角地区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根据文件,在长三角城市群内的社保年限,可在浙江当地合并计算;同时鼓励长三角城市群内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8月,江苏向浙江“抄作业”,也提出拟在全省(南京、苏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当前,长三角的“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城市要如何在一众“神仙打架”中脱颖而出?这靠的不仅是人才制度上的优惠,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

来源:潮新闻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华尔街服务网 版权所有沪ICP备2022005074号-44

邮箱:58 55 97 3@qq.com